说明: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想咨询其他业务请拨打电话 400 685 0732
全网监测海量数据按需发布监测预警
实时把握舆情动态精准追溯信息源头
当胡戈把“馒头血案”炒得满天飞时,没有人想到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当UGC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鲜有人找到UGC持续火下去的有效路径……微电影的出现,视频网站们如获至宝,一窝蜂地去拍自制剧、微电影。其中也出现一些如:《大学生同居的那些事》一类的微视频,在网络曾经一路走红。但是,却没有人想到把它们作为一个行业来做,帮助它确定一个标准。然而近些年,很多导演由于长视频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版权费用越炒越高,纷纷把眼光转向了微电影,下面文军信息跟大家一起探讨下微电影社会营销。
微电影的简介:
微电影,这个说新不新、说旧却尚处于襁褓之中的事物,它是否属于昙花一现?对于用户,它的价值是什么?对于广告客户,微电影怎样帮助它们实现品牌价值?其诞生是否意味着一种新型社会化营销模式的出现,我们不得而知。
微电影的出现,首先是社会化媒体出现之后在社会各个应用方向上的延伸,延伸到电影领域出现了微电影,所以个思考点必须是“微”。既然是“微”,那么有三种可能性─票房收费、用户收费和向企业收费。从这个形态上讲,我认为这三种都有可能。我们可能看到的是从策划环节收到桶金,但是其他两种形态在我看来是未来微电影能否市场化的一个标志。简单一句话,企业或者品牌传达的东西必须包含商业品牌价值的相关内容,本身要具备传播性。因此适合微电影传播的企业必须满足两点:,商业的品牌效应;第二,必须有文化内涵。
新浪“微电影”的率先推出:
2011年7月,新浪视频结合自己的产品“门户+微博”双平台,制定“微视频战略”。据新浪介绍,其有价值的短视频包括:新闻、体育、娱乐视频;用户创造的短视频;专业机构制作的创意短片、短剧;其他适合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络上传播的视频内容等等。新浪还为微视频确立了两个基础标准:“时长短+微博传播”。新浪“微视频战略”计划从“微视频大赛、微视频频道、新浪出品/联合出品”三个方面,基于新浪得天独厚的双平台,强势推动新浪视频社会化发展。
微电影的内涵:
微电影一定要讲一个故事。为什么对很多营销人员来说,微电影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它不是靠你购买资源能做起来的,不是靠“推”,而是靠内容本身拉动,靠用户主动传播。2011年我们搜集了300多部作品,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的方向将越来越清晰。
笔者认为微电影的标准是:是故事性,第二是能够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用户看完一个微视频后愿意转发和评论,愿意分享,甚至愿意寻找故事中出现的人和品牌。好的微电影触发用户愿意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是核心,而不是企业自说自话。这对传统的营销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那么什么样的品牌内容是好的?笔者觉得:一是要流动,信息要流动,用户能够表达,内容才能流动起来;二是联系,要把内容与品牌关联起来,也是用户能够联想到你表达的内容,喜欢你表达的内容。
微电影的价值:
以广告为例来说:对于广告主是营销的基本配置,是主要的营销工具。我们认为,微电影有可能成为广告主的下一个标准配置。为什么?首先,微电影可以解决广告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太贵。其次,收看电视的人群在变老;,广告主的采购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很少有广告主购买得起30秒广告。这导致广告形式局限于只能讲述利益点,只能卖利益点。事实上,在美国,企业都在讲品牌故事,因为当企业大到一定程度,知名度已经不成问题,它们需要的是美誉度和忠诚度,需要和消费者进行很多情感层面的沟通,需要讲故事,而不只是卖产品,但是用15秒广告讲品牌故事太难了。因此,无论是从营销趋势还是从具体的操作层面,广告主都要用社会化的方式做营销,而微电影从性价比的角度可以做到“丰俭由人”,比较好的广告不只是媒介购买贵,制作费用也很高。微电影的性价比更高。电视资源是有限的,能做内容的人很多,但是能播放的却很少,而微电影则不一样。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广告正在被边缘化,人们需要一种感,购买的商品如果在传统的媒体上播放广告,人们觉得。客户现在出现的需求不是不要广告,而是要故事化的广告,故事要求有时效性,要求洞察消费者的内心,比如脆弱的、迷茫的、渴望的……故事要触动情感,品牌本身可以通过故事与消费者产生关联,产生一种精神。虽然微电影形态刚刚开始被探索,但其凭借投入成本也较低,不容易被观众反感等优势出现,我相信其发展空间是我们不容小觑的。
说明: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想咨询其他业务请拨打电话 400 685 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