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想咨询其他业务请拨打电话 400 685 0732
全网监测海量数据按需发布监测预警
实时把握舆情动态精准追溯信息源头
自3月28日以来,拼多多平台数十家大牌旗舰店遭遇集中下单、“闪退”等“炸店”,一些品牌店为了自保不得不暂时关门,以免造成损失。
据五节舆情监测系统显示,该事件全网信息量于3月28日达到峰值,话题#拼多多数十家品牌店遭“炸店”#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关注。
图源:五节舆情监测系统
品牌店遭集中下单、“闪退”等“炸店”
3月25日,拼多多上线自营店“拼多多福利社”,但仅仅4个小时,该店铺就因恶意“炸店”下单后“仅退款”被迫下架。
随后不久“炸店”就波及到了品牌店,据上游新闻报道,3月27日早上,一位拼多多美妆品牌的店铺客服率先发现了异常,在后台的咨询信息中大批量出现了“快发货,我已经等不及退款了”、“发了我就申请退款”、“我来进货了,准备好了吗?”、“发了我就尝尝给你退回去”等赤裸裸的挑衅,当天上述美妆品牌店铺先后遭遇多批次的恶意下单。
某快消品牌运营负责人经历“炸店”后称,“一定是专业的、有预谋的,因为一旦我们停止发货,恶意订单就会反弹,因为他们认为达到了效果。”该负责人表示,他们店铺的10多位客服和10多位运营全部上线都应付不过来客诉和售后,只能将店铺和商品临时下架。
截至当日,此次恶意“炸店”事件先后“打砸”了数十家国内外品牌旗舰店、专营店,并包括国产家电、美妆、乳制品、母婴等制造业品牌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平台在第一时间对店铺进行了保护,隐藏了热销爆品的链接,并针对异常订单、延迟发货等制定开白机制,为店铺挽回了一部分损失。
“炸店”因何而起?
一位拼多多商家对界面新闻表示,一直以来平台规则过于苛刻,此前只要揽件超时、客服回复语言不恰当,都会遭遇平台罚款,这也是导致部分商家积怨已久,乃至集中反抗的直接原因。
由于商家被拼多多各种不公平规则叫苦不迭已久,而拼多多却绕过商家开了自营店,这对商户造成很大伤害,消息一出,无数怒火中烧的商家纷纷涌向拼多多福利社开始下大单退款来表达自身的不满,随着越来越多商家知悉该消息,怒火又波及品牌店,比如,雀巢咖啡官方旗舰店第一时间在店铺首页澄清了与拼多多官方没有关系,也遭受到平台仅退款规则的伤害。
恶意“炸店”涉嫌违法
3月29日,针对近期拼多多平台数十家品牌店遭遇有组织的“炸店”事件,有拼多多小二发布朋友圈称,这是从业以来经历过的最夸张的恶意打砸店铺事件,平台已固定相关证据,并将坚决诉诸司法机关。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周辉律师表示,这种出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通过网络煽动、组织大量人员恶意下单、恶意退单、恶语辱骂店铺客服人员的行为,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如果严重影响了店铺的生产经营状况,还有可能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犯罪”。
网友:拼多多问题很大
不少网友认为品牌店遭“炸店”源于拼多多自身机制存在问题,制定出的平台规则极不合理,“仅退款”操作不需要经过买家同意,让商家损失货品又损失运费。
也有网友觉得这是拼多多平台商家之间恶意竞争的手段。
此外还有网友表示拼多多此前靠着砍价收获了一批消费者,这样的引流手段很惹人嫌,对拼多多没有好感。
事实上,早在2018年上市前后,拼多多就经历了劣质商品的信任危机。为了改善公众形象以及用户认知,拼多多此后在平台治理和商家管理上趋于严格,偏向于保护消费者,甚至造成商家们眼中的“过度保护”。
商家们认为,平台本质上只是中介的角色,应当公平公正,但是在用户和商家的利益平衡前,拼多多一边倒地选择了前者,忽视大量卖家的权益。
结语
在事件舆论发酵后,我们可以看到矛盾焦点从恶意“炸店”本身转移到了拼多多自身,核心问题在于平台与商家之间的关系,商家在平台遭遇不平等规则待遇想要维护自身权益时平台却置之不理成为了矛盾的根源。
拼多多应该意识到商家的声音和需求不应该被忽视,商家的抱怨和不满是可以预见的,而拼多多开设自营店铺的行为也对商家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拼多多与商家的现状也是线上零售平台的缩影,如何实现平台与商家互惠共赢,建立起平等的合作关系是每一个平台需要深度思考的课题,不考虑商家利益只站在自身立场设立强制规则,一味追求一时的利润增长是无法长期稳定发展下去的。
失去商家支持信任的拼多多,还能走多远?
说明: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想咨询其他业务请拨打电话 400 685 0732